瀏覽人次: 604

吳資江學長山水畫作選粹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山不在高唯深則幽
文/鄭乃甄
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最大的差異,不在於表面所見的用色、取景、或構圖,而是呈現「真實」的方式。西方著重科學的精神呈現在繪畫上,是一絲不苟、以真實比例畫出與眼前所見相同的寫實臨場感,發展出單一視角的「定點透視法」;山水畫不追求現場感,採用宏觀的角度,將多個視角納入同一張畫中。
北宋郭熙的山水畫創作專著《林泉高致》裡說道:「山有三遠,由下而上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望遠山,謂之『平遠』。」,是謂「散點透視法」,讓畫隨著眼球不同的角度而移動,此乃古人作畫的智慧與山水畫宏偉的精神所在!
本幅畫正是運用三遠的視覺呈現,從畫作底部的山腳往上望向高聳巍峨的山脈,是「高遠」;中間從山頂的視角向後看山泉,是深遠;山脈一層一層由濃漸淡的推遠,是「平遠」。右下角的留白營造山泉下衝山谷的水氣,彷彿聽見泉水奔騰發出的嘯吼聲,整幅畫呈現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壯闊與幽深。
高山懸崖、陡壁急泉中,吳學長不忘開出平緩的山路與休憩的涼亭,拉近深山美景與人之間的距離,創造可行可遊的親近感與真實感,真有此等美景嗎?在台灣東部太魯閣的步道中,就能親歷其境。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光彩
文/鄭乃甄
所謂「光彩」,透過冷、暖色的運用,可以呈現光、影、明、暗的對比。畫的左側以淺綠淡墨搭配留白的方式,點亮迎光的山面,展現陽光的明亮和溫度,山間人家帶出人氣的溫暖與宜居的環境;而右半邊上半部以青藍色畫出背光的山壁,乾擦的直線皴法表現陰冷大面積的岩壁,與左側暖系的光線形成鮮明的對比,呈現光彩變換的山色。
資江學長擅長用筆墨真實呈現意象的詩境,畫作上的提字是唐朝劉長卿所作《湘中紀行十首 秋雲嶺》的詩句:「山色無定姿,如煙復如黛,孤峯夕陽後,翠嶺秋天外。」右側黛青色的山壁,以及畫作下方山泉瀉流而下、水氣與山霧交融,呼應「如煙」般映照不穩定的水光和雲霧的變化,和「如黛」的深沉山景,給人飄渺又迷離的美感。
作畫者往往將自己的嚮往投射在繪畫中,畫中群集的人家象徵有著清幽的隱居生活環境,卻沒有離群索居的孤獨,左鄰右舍相互照應,享受與人群居的溫暖。山色怡情,人煙宜居,靜謐中有熱鬧,卻得天地修養心性,實為人間的世外桃源。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青山隱隱、綠水悠悠好人家
文/鄭乃甄
水墨山水畫的色彩不似西畫的繽紛鮮明,但善用色系相近的顏色,透過濃淡來呈現各種立體、遠近、和層次的意象。本作品由左下角近山深墨色的樹叢往後漸淡,轉為青綠色的層峰綿延,帶出由近而遠山巒一層層、一波波無盡延伸的高遠、平遠與深遠。而巍峨的群峰中有石階步道,有遊客賞景,也有住屋人家,依山傍水,不是虛幻飄渺的地方,是可遊、可居、可行、可達的世外桃源。
在中國人文歷史的演進中,對於「自然」的認知已將之融合為生活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是中國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遊山玩水除了眼前所見的花草樹木,更要體悟精神層次的心物合一。古人云:「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正是此意,藉由一草一木的生命氣息,體會個人修身養性、或勵志、或愛情、或生死悲歡離合的人生意義。
人生難免經歷風雨,心中總有一角渴望遠離塵囂、與世無爭的生活,只需隨著自然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運行,不必汲汲營營、計較各種利害得失。這幅畫為我們的心靈打造一處靜謐的桃花源,只需走進畫裡的世界,放下一切靜靜享受山林溪泉的呼吸,定能得到平靜的心。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秘境山水
文/鄭乃甄

中國山水畫畫風獨樹一格,相較於如實描繪實際所見景物的寫實風景畫,山水畫更多的是呈現作畫者心中的丘壑,以景寄情,表達其對人與天地之間的意念與情懷。資江學長喜愛繪寫自然山水,從大山大水中感懷天地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在自然的運行中體悟生命裡喜怒哀樂的奧義。這幅「秘境山水」畫出人煙罕至的深山澗水因大雨匯聚豐沛泉水,在陡峻的層巖疊石之間竄流奔騰的美景。畫中上方最遠處依稀看見灰暗的濃雲下著滂沱大雨,傾瀉而下的雨水順著高低落差的地形向下俯衝,水流下的暗影畫出河底崎嶇的岩石,在泉水奔竄下更顯湍急。在學長的畫中總能看到學長正面的人生態度,烏雲密佈下的傾盆大雨好似人生中難免遇到的困境,而生命就如同山泉,被大雨急推著向前翻滾下墜,磕碰河底堅硬的岩石,擦撞出美麗的水花。人生中總有不順遂之時,正面看待逆境,生命便能成就美好!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 隱居崖前有高人
文/鄭乃甄
「危石纔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唐 劉長卿《尋張逸人山居》)
中國詩詞與山水畫本為一體,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當我看到這幅「隱居崖前有高人」時,心裡便浮現前段《尋張逸人山居》的詩句,該詩作於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時代,卻在現今學長的筆下體現,正是古人吟詩詠山水,今人作畫表詩意。皴法是國畫山水中表現山石、峰巒質感紋理與脈絡動向的繪畫技法,本畫作右側以中長線形接續的向下線條勾勒出峻峭陡直的岩壁,以及左側垂直條狀的線皴,都呈現畫作主體高遠危聳的山形,畫中間濃厚的重墨凸顯山壁厚重的岩塊與濃密的樹叢,通往崖頂近乎垂直連續向上的階梯也讓人深感此山的陡峻,崖頂上的兩間住屋道出遠離塵世、隱居山林的高人居所。高山深林營造隱密、人跡罕至的空靈感,而石階卻又傳達在高深莫測中的可達性,高手隱身在人間,雖非輕易可及,但也非高不可攀,唯有一步一腳印,踏實向上追尋,終能到達高人的境地!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 一片漁歌何處起、蘆花深處小船回
文/鄭貽斌
這幅畫作的山,是長滿了樹木和綠植,顯得生機勃勃,跟北方的大山不一樣。山間有階梯,在畫面的左下方和右邊中上方都有,表示這座山是可以登山健行或有人居住。在群山樹林之中,泉水瀉出,順勢而下,帶出江河上一葉輕舟,並有漁夫垂釣。山水畫中,山為骨架,水為血脈,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這歸帆的小船,形成了畫作主要表達的意境。想像一下,在這山谷之中,漁歌響起,在山谷間迴盪,引起登山健行者的共鳴,登山健行者與小船上的漁夫群起唱和,是多麼輕鬆快活的和諧生活,意境不亞於快閃熱情。



這是一張圖片
畫作導覽: 長松攙天、蒼壁插水
文/鄭貽斌
山水畫大多是以輕重虛實結構,讓作品有各種不同的組合變化。所謂虛實,大致以樹石為實,雲水為虛,有了這些作畫的原素,就可以呈現出虛實輕重的效果。本畫作的構圖可分為三個層次,連貫呼應:中間主體是一座大山直插入河,右邊再加以攙天的松樹,顯現出無比的力量,此為實。有遊客沿着步道登上了山頂,飽覽山外美景,只見遠處飛流直下的水簾懸掛在眼前,形成了一帶飄渺朦朧似雲如煙的留白,此為虛;再與這座大山右側的瀑布相呼應,順着瀑布的方向,帶出畫面左下方另一座山巔。登山的旅客們出現在這幾座山的不同位置,不難想像他們各自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
畫作的標題是出自於蘇軾的「郭忠恕畫贊(並敘)」,山水畫常藉古人的詩句,想像文字中的意境,透過作畫者的具體畫面呈現出來,本作品是資江學長心中嚮往的旅遊勝地之寫意之作。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