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多数人而言,在没有真正接触过专业领域之前,究竟什么职涯方向最适合自己往往是未解的难题。我认为,真正深入学习后,我们才会逐渐发觉自己所擅长与学习热忱之所在。唯有在摸索的过程中认真付出后,会发现原本方向迷茫的自己正逐渐厘清同时适合自己个性和专长的职涯方向。
相较于商学院各系,国贸系并非将专业知识的训练侷限于单一领域,而是透过给予学生多元领域的学习环境,在接触经济、法律、财会、行销、管理等各领域课程后,逐渐发觉自己有兴趣的专业领域后加以修读相关课程。而国贸系的优势在于,选择未来发展专业领域后,透过修读国贸系所开设的课程,将能学习如何将专业商业知识与国际观点相互结合。我认为,相较于急迫选择单一领域作为未来职涯方向,于各领域具备基础知识后所做的选择将与内心真实的自己更为符合。唯有发自内心所做出的选择,将化为持续精进自我最为有效且持久的动力。
在国贸系的课程不仅仅侷限于单一领域,从大一到大四系上都有开设不同领域的课程。大二修读系上教授开设的财务管理后,因为老师上课方式独特且有趣,总能带领学生跳脱教科书较为枯燥乏味的内容,也因此逐渐确立自己对于财务会计相关领域的学习热忱。确立方向后,大四时开始修读系上开设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以增强自身专业技能。而其他同学也各自在接触基础课程训练后,渐渐找到各自的兴趣,而开始各自往行销、经济各领域修课及实习。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学习坚持与努力前进。对于从未真正踏入职场的我们,选择国贸系将带领我们摸索未来与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指引出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而进入国贸系后,每个同学所确立的方向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每条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自己愿不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付诸行动。
学105级双修生硕109级吕意晴学姐

刚进入政大时,我就读的是财政系。有趣的是,误打误撞换课换到国贸系开设的大一经济学,打开了我对经济领域的兴趣,同时让我鼓起勇气用相对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申请国贸系的双主修,最后很幸运地录取。在双主修的洗礼下,我感受到国贸系整体丰富的知识涵养与开放风气,是一个很舒服的学习环境,便进一步申请国贸所国际经济组,于是有了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文章。
国贸系的课程规划除了商学院的基本必修外,分成四大类型:国际经济、国际财务、国际行销、国际贸易法,整体来说就像餐点中的冷盘,温和而不刺激,冷盘中的菜肴分开吃很美味,合在一起也不违和,分别学习四组的课程可以体会到不同学识的魅力,综合起来时又能感受到国际大架构下知识的堆叠。
在四组的课程中我对国际经济最有兴趣,因此修了国贸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国际金融等课程,有了这些积累后让我有办法与朋友一起经营「政经八百」Instagram粉专,撰写出大量关于对经济时事的看法或是分享小知识的文章。
或许有人会想说,国贸系为什么要学法律、觉得太不实用,但其实不然。最基本的国际贸易法可以让我们对国与国之间的经贸互动更顺畅,这点对生长在台湾的我们便十分重要,举例来说,国际经贸法课程中主要介绍WTO下的法律,学过的话对莱猪进口或许会有另外一种层面的看法。
在大学的过程中,大家会开始对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兴趣在哪里不在哪里逐渐产生想法,国贸系大学部毕业后的同学在就业市场是很抢手的,不论是行销还是金融业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如果想对某些学术更进一步钻研,也可以选择往研究所深造,因此也不需要过度担心未来。
选择大学科系就像是走进一间大餐厅,很难直接点到自己最心仪或最适合的那道菜,通常要通过删去法一一去除自己不喜欢的,此时不妨来个冷盘般的政大国贸系,让你徜徉在学问的大海中,累积将来出社会的软硬实力。
学105级硕109级蔡宜蓁学姐

国贸系在大学部的课程涵括四个面向:国际财务、国际行销与策略、国际经济以及国际法律,基础课程中让大家在每一个面向都可以接触学习,当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后也提供进阶课程可以选择,我觉得可以帮助大家在广泛的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发现自己对于财会有兴趣,除了辅系会计的选择外,也在大三大四选择群修的时候选择比较多关于国际财务以及国际经济的课程,并且在之后申请研究所的时候选择国贸所的国际财务组,国贸系的课程让我可以在广泛的学习中找到兴趣并且深入学习。
国贸系独有的亚洲经济问题研究课程,除了培养自己探讨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前也可以跟外国大学的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虽然目前疫情的关系无法出国,如果之后开放出国,这门课真的是我很推荐大家可以参与。
在国贸系的六年,系上的课程让刚踏入大学的我找到感兴趣的领域,也认识毕业后在各领域发光发热的同学们。如果在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或是想要有更多的选择,真的可以选择国贸系,尝试不同面向,认识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