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监理与法律遵循风险
政大国贸系「国际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实务探讨」系列讲座,于今(2025)年5月9日举办第九场演讲,荣幸邀请到兆丰国际商业银行柯怡明副总经理担任主讲人,以「国际金融监理与法令遵循风险」为题,分享其在兆丰银行及美国分行担任经理期间所累积的银行法遵与风险控管实务经验与前瞻观点。本场演讲另邀请汇丰银行法令遵循处罗诗敏副总经理担任致词及与谈贵宾,共同探讨跨国银行的法令遵循与风险控管议题。
讲座首先以「信任」为题出发,柯副总经理指出「银行最怕的不是倒帐而是失信」,金融体系的核心在于市场对其诚信的信赖。银行一旦涉入洗钱、诈骗、资恐等事件,不仅可能面临钜额罚款与刑责,亦将失去客户与监理机关对其所累积的信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面对日益复杂的跨境交易与全球监管环境,金融机构必须强化内控机制,而柯副总经理向听众介绍目前金融机构常使用的「三道防线制度」,第一道为业务单位,需在第一线就辨识可疑交易;第二道为法令遵循部门,负责制度设计与风险评估;第三道为稽核部门,独立检视整体遵循成效。这一制度建构出完整的风险管控架构,确保银行能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稳健营运。
讲座中段转而探讨国际金融监理的趋势,柯副总经理分就美、欧、中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指出不同国家对金融监理的着力点略有不同。美国持续透过制裁措施发挥其金融影响力,对违反国际法规的金融机构采取严厉惩罚;欧洲则逐步推进ESG永续金融与法规监理的整合,并以欧盟第六号资本要求指令(Capital Requirement Directive VI)作为强化跨境监管与资本充足新基础;中国近年来则致力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金流与资本移动控管;东南亚则面临数码诈骗与洗钱热点的问题,尽管监理制度尚不一致,部分国家如新加坡仍积极强化监控能力以降低犯罪风险。
柯副总经理以我国工具机输往俄罗斯事件为例,说明当贸易与金融交易牵涉特定国家或敏感品项时,银行有责任辨识其潜在的风险。此外,柯副总经理亦说明在面临北韩原油事件时,银行是如何进行监管的,透过船舶查询暨船舶追踪系统,辅以图像表达油品交易背后的复杂法律关系,使听众们能一目了然整起事件发生的过程。
讲座尾声,柯副总经理提醒,银行虽非执法机关,但在维护全球金融秩序上却扮演关键的「风险防火墙」,同时强调建立风险意识与法遵文化,不能仅靠制度设计,更须仰赖每一位从业人员的专业自觉与道德判断方能成功。
讲座结束后,杨培侃教授感谢柯副总经理的精彩演讲并与全国律师联合会国际经贸谈判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慧莹博士/律师一同颁发感谢状,在团体合影留念后,柯副总经理更亲切地与大家交流,展现出其专业性外的亲和力,使与会者对当前金融业在全球监管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撰稿人:刘轩妤、洪篆华、武秀凉
更多学术交流活动皆会在本中心官网与脸书专页同步公告
敬请持续关注:政大国贸所国际经贸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