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实务探讨系列讲座第八场 —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及国际贸易规范

国际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实务探讨系列讲座第八场 —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及国际贸易规范

政大国贸系「国际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实务探讨」系列讲座,于今(2025)年5月2日举办第八场演讲,荣幸邀请到农业部动植物防疫检疫署廖鸿仁专门委员担任主讲人,分享其对「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及国际贸易规范」的深度观察与实务经验。

讲座开始先由国贸系杨培侃教授致词,介绍廖专委曾派驻我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负责WTO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措施协定》的业务;返国亦在农业部防检署任职,而此单位为WTO有关SPS协定我国指定的联络窗口,廖专委从其兽医专业出发,长期专研动植物健康与贸易议题,为今日探讨主题的不二人选。

鑑于动植物防疫检疫措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关键角色,廖专委首先提及动植物检疫体系与措施的必要性,并指出SPS协定的设计原则,既须守护人类、动植物的健康,又得避免把贸易大门锁得太紧,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政策目标,是国际贸易学习道路上值得关注的重点。

为了彰显检疫措施的重要性,廖专委举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为例,说明此疫病如何引发严重的大饥荒,影响人类的生存,在在体现植物疫病管控的重要性;此外,又以1997年台湾爆发口蹄疫为例,导致国内猪肉无法外销,进而造成国内1700亿元的经济损失。间接促使台湾政府成立防疫检疫署之专责单位予以因应,进一步介绍防检署分别在基隆、桃园、台中、高雄等地的18个检疫站点,以及针对「进口」、「出口」及「旅客检疫」等三大业务面向,以支撑台湾整体检疫系统的运行。

课程后半段则深入介绍国际贸易规范,廖专委先概述SPS协定内容,其要求任何检疫措施皆须具备科学证据,同时在经风险评估后采取对贸易影响降到最低的作法。他以WTO欧盟禁止荷尔蒙牛肉的争端为例,解释SPS协定有关条文适用上的争议。并提到基因改造食品与基因编辑技术之监管挑战等诸多不同议题,彰显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将影响过往人们或科学界对食品安全或动植物健康风险的认知,进而对政府的管制政策与措施带来挑战。最后,廖专委利用照片介绍其派驻日内瓦的日常业务、WTO/SPS委员会的运作、瑞士当地的风土民俗及WTO总部及代表团办公厅舍及活动等资讯,鼓励同学可以国际经贸领域为职涯发展目标。

讲者的生动讲述也引发在座来宾的热烈提问,例如:台美间有关牛肉或猪肉使用莱剂的贸易问题、非洲猪瘟所引发的肉类产品边境管制、进口食品、饲料等含有未经核准基因改造材料的「低度残留」所衍生的贸易问题、使用新兴基因编辑技术所生产的食品的管理、SPS国际标准机构的代表性问题及国际标准制订过程的政治角力,以及农业部与卫福部食药署间在食品安全与动植物防疫检疫政策间的协调合作等问题。廖专委则针对与会学员的问题,提供专业的答复。

讲座尾声,杨教授忍不住讚叹廖专委的分享从历史到实务,从国际规范到台湾经验,内容丰富且趣味横生,为来宾打开食品与农产品安全的知识库。杨教授更提及自己受政府委讬前往WTO参加公共论坛会议时与廖专委结识的过程,为讲座画下圆满句点。廖专委生动的案例分享与深入浅出的分析,也使复杂的国际贸易规范变得更加活泼有趣,令与会学员获益良多。

更多学术交流活动皆会在本中心官网与脸书专页同步公告

敬请持续关注:政大国贸所国际经贸法组

这是一张图片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