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ogin
登入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学系
请登入以管理网站,按下开启登入视窗
home
Open login
老师投入教学这份工作,一开始只是因为家里的长辈都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在大学时代想要对于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就进入了这个领域。在开始教书之后,老师对于教学又有更深入的体验,她说:「我发现教书是一个可以发挥影响力的一个行业,至于会发生什么影响力,其实可能都超过我自己事先的预期,所以我觉得当老师是一件满重要的事情;当老师,无论是说话、处事方面都要特别小心,因为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许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就现阶段来说,老师希望让学生因为她的上课方式改变思考,这比上课吸收了多少资讯还更为重要。
现在科系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分野,重点在于你用什么方式去吸收你所学习的课程。老师认为学生在学校里面所学的不论是经济学也好,统计学也好,或是国际企业管理,都是在建立一种思考方式、逻辑概念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提供你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老师觉得我们系上提供的课程有满多是属于这类型的训练,他也相信这样的课程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在工作上获得一些帮助。
老师用「苦情」来形容他那个年代的学生,那个没有internet的年代, 资讯不太流通, 书的总类也不像现在那么多, 娱乐活动也少,最常做的就是阅读艰深的书籍,看一些似懂非懂的电影。加上那时的学生不太敢和教授接触,有不懂的问题,就是抱着有限的参考书籍反复阅读寻找答案,将很多时间都花在想问题上面。而现在的学生身处于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若是有不懂的问题,在网络上可以很轻易地找到很多来自各方面的答案,这样的学习方式的确是一种捷径,却也容易养成一有问题就求助于这些很片面资讯的习惯,自己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也就减少了, 但是资讯不能取代知识和思考, 过多的资讯反而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过滤消化。这样最后的结果或许并没有比以前的年代更好。
把握时间多学习或许说起来有点八股,但是大学是人生中最有弹性的一个阶段,应该在这个阶段多发掘自己的兴趣,多建立对事情的看法。如果将这个可以自由发展的阶段,用来胡乱混时间,这是浪费社会资源的一种表现,最大的损失也将是自己。把握时间多学习,不是专指在知识上的学习,像是第二外语、插花或是乐器等技能,都是不错的选择。老师也非常鼓励参加社团,从中学习做人作事的方法和态度。老师强调身为一位管理者,专业知识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也很重要。
如果人生的目标只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唸书,或是为了赚大钱而拼命工作,这样的人生太辛苦也显得可怜。学生不该抱有这么功利的思想,而是应该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如果有钱,老师推荐可以出国留学,这会使你的视野或想法与以往大不相同,而语言也会因为环境的关系大有进步。但是培养国际观或是语言训练并不是非得要出国才能达到这些目标,一切都是取决于自己要先有兴趣的产生。最后,不论你的人生规划走什么样的路都好,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 来源:国贸跨世纪(2007)
「其实我以前大学念的是台大土木系。」 当教授脱口而出这句话时,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因为在一次的结构学考试中,没有将答案取到老师所要的小数点后几位,让他有了个念头:「有没有什么科目是不需要那么精确,差不多也可以的」从此他走上了修习商学院科目的路途,而在要考研究所的两个月,有着土木工科将来可能没落的想法下,毅然的选择了商学院研究所,也开始了他与商业无法分开的人生之路。
在研究所毕业后也曾投入银行业工作的郭教授,虽然能赚钱,但也体验到银行业讲求「绩效」,这现实的一面并不是他所要的,从事研究才是他的目标。在台大财金系担任助理时,在一次机缘下参加了剑桥大学的重案研究,而文章也被刊登在伦敦金融界的刊物上,受到了当时各家银行的嘱目,甚至曾有份10万英磅薪水的工作等着他,然而秉持着自己爱台湾信念的郭教授,却选择了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台湾」,因为这里才有他的家人,还有他所熟悉的一切,让在剑桥老师着实的生气了一顿。
「当然不外乎是我的父母啦」 教授笑笑的说着。然而其实是他在剑桥唸博士班的老师,当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备感压力,觉得自己才思枯竭的郭教授,受到了老师一番话的棒喝,他说了:「George,你写的不是要得诺贝尔奖的文章,而是你自己的毕业论文」, 这时让他了解自己过于固执,求好心切的心态,需要改变了。而教授也告诉我们,凡事虽然要求完美,但是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而年轻人常犯得失心太重的错误 ,也是要我们能注意的地方。
「其实在要念博士学位时也是很不想到国外去的,因为那是个异乡,我花了好久的时间才克服」郭教授也借此点出了,他要我们年轻一辈能看广一些,不要侷限自己,要能有国际观,在现在这个名为「地球村」的世界里,能自觉且自动的接触多元的文化与知识,就有如一块干海绵,从干硬变软,再能进水膨胀一般。最后他跟我们说了,大家都爱台湾,都是勇敢的台湾人,但是我们不能够只有那份热情,也要能有那份才能,始可以对我们的家园尽最大的心力、成最大的事业、有最好的人生。 来源:国贸跨世纪(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