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3291

师长访谈

  • 梁满潮教授
  • 胡联国教授
  • 郭炳伸教授
  • 谢淑贞教授
  • 施文真教授
一个平凡的教授的非凡经历
前系主任梁满潮教授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梁满潮

学历: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毕业
日本爱知大学司法研究所法学硕士并修毕博士课程

经历:
南亚塑胶公司董事兼新东事业部经理
国立政大副教授、教授
国立政大国贸系系主任

 

人生走过的路,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正如每一条道路,其长短、宽窄、曲直 、高低不同,就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方向。梁满潮教授出生于农村,在过去的人生过程中,虽然曾二度失业,但很幸运的能经历了军、公、教、农、工、商等所 谓士农工商全部不同的职业领域,自忖具有高度曲折而多变的人生经历。而以下就让我们来一一介绍:

 

求学过程及经历

居住于农村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大部分离不开农耕事务,所以教授在大学毕业之前,便协助家人务农,包括种菜、割草、看田水、照顾稻苗等。而也因耕作的是自有农地,在身分证上所记载的第 份职业就是自耕农。致使教授在升大学的时候,选择就读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将所学及实务加以结合应用。大学毕业当年,教授因身体欠佳,未能服预备官役,于是便踏入了工商界服务。在工商界服务时,所担任的职务,从中日合作的锦纶纺织公司秘书兼业务员、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大坂支店输出毛类课业务员、南亚塑胶公司顾问、董事到新东事业部经理,经历之丰富及变化幅度之巨大,确实让我们印象深刻。而从东瀛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并修毕博士课程回国后,便于司法行政部硏究室服务。随后,于政治大学及之后于中国文化大学任教期间,历任数种由考试院所举办国家考试之典试委员;此外,也曾担任教育部所举办之全国商业专科学校评鑑国际贸易学科评鑑委员及召集人、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评鑑委员,并且由财政部聘任为其所属金融保险事业单位移转民营评价委员会谘询委员等职务,对教育的贡献可说是不遗馀力。

春风化雨

从彰化县立秀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到政治大学副教授及在文化大学担任教职,梁满潮教授从事教育的期间大约三十五年。而满七十岁时由中国文化大学退休。并于之后的五年,被聘为华冈教授,持续的在教育界培养人才。除了三十五 年间的专任教职外,并多年担任专题讲授人于各种训练班、研修班、在职训练班 等,教授对象之多,少有人可比拟。而讲授的题目,从贸易契约、贸易惯例到贸 易买卖风险、制造者(产品)责任及日本买卖法等,讲授题目之多,亦少有人可比。

失意与痛苦

过去生活过程中,让教授最感痛苦与失意的事,便是遭遇十年的病痛与两次 的失业。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每逢季节的转变,右膝盖会发生轻微的疼痛,而 到了大学时期,情形更为严重,以至于大学毕业即因健康的因素遭受失业的打击 。同时,又发现罹患肺结核,在这不得利又失意的一年,教授以洗冷水澡配合适 当的运动,凭着毅力及意志力,自己医好了两种病痛。而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 因就业申请被驳回而遭逢了第二次的失业,在失业的期间,却很幸运的被丰田通 商株式会社台北支店聘为新进职员的临时指导员,讲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 。当时所蒐集的资料及撰写的讲义,更成为教授之后出版最新国际贸易专书的最 原始文件。

半生的三大宿愿

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环球一周
二、十本着作
三、取得博士学位

爱的小叮咛

梁满潮主任说他感觉现在的政大学生和从前的学生比起来,团体活动丰富多元,生活也更多采多姿,但却忽略了课业。毕竟是学生嘛!还是要好好念书,多用功点!
随和亲切的第14任系主任-
胡联国教授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胡联国

学历:
美国加州大学洛衫机分校经济学博士

经历: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

国立政治大学国贸系主任暨国贸研究所所长
国立政治大学商务经济与数量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南加州瓦斯公司经济研究员
UCLA商情预测中心助理研究员

胡教授曾于民国84年到87年担任系主任,对于国贸系的感情相当的深厚。访谈的过程中,随和、亲切、诚恳,是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采访的过程气氛轻松而愉悦,感觉像是学长与学弟妹之间的倾谈。一个小时的访问中,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很多他的人生经历和观点,以下是我们整理出来的一些大纲。


善用校园的资源

教授认为大学四年除了学业的培育,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订立。另外,教授认为大学教育不应限制自己,把自己禁锢在书本的窠臼里,应多方面培养外文或自己的兴趣,同时也要善用老师和学校里的资源。老师也拿自己当例子,在台湾念大学时,因为不懂得善用这些资源因而没把底子打好,而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才发现唯有靠自己去争取这些被忽视的资源,方能获得进步的动力,常常与师长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教授也提到,政大里教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好,因此鼓励我们不要吝啬于发问或是参与讨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我们问及胡教授平日的休閒活动,他毫不犹豫的说:「看书!就是看书」。研究室内的书架上除了有关国贸的书籍,还排满了国内、外的文学小说、散文集等。讲到自己的兴趣,教授可是侃侃而谈:「阅读国外的文学小说、或是散文,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英文能力,也可以吸收不同国家文化的精髓,对于我们国际观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教授当场更是介绍了两本外文小说给我们采访小组,还建议国贸系应该加开一门世界文学赏析的通识课程,给学生们更多元的学习方向。另外,教授的退休目标便是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有关中国经济思想的书。由此可见,胡教授对于阅读及写作投入了相当的热诚。


家庭的重要性

谈到家庭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教授认为家庭是给他最大支柱力量的来源。父亲是家庭中影响他最深的人,大学毕业后选择教育这条路,也是受到从事教育业的父亲影响。教授十分重视家庭伦理,也以自己在国外的例子作鉴:有许多国外的企业公司僱用一个人之前,常常会到职员家中与他的家人相处一个周末、观察他与家人相处的方式。 「从一个人的家庭是否健全或是对家人相处的模式,便可以得知他人格健全与否」。因此教授提醒我们不要只靠朋友,而忽略了最亲密的家人。


人生的座右铭

「人要有志气,没有气整个人就散了」,教授想了很久,想了一句他学生时期勉励自己的话。每个人都有上进之心,希望加强自己的能力,突破、超越,以及提昇自己。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想成为人上人,首先要吃得苦中苦。举凡做任何事,应该先有一个规划,做好心理建设,然后用坚强的毅力与决心,一步一步朝理想迈进。有了理想有了抱负,才有前进的动力,而非像现在很多学生为了毕业而读书,为了学历而读大学。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我想这就是教授想要和我们共勉的。
 

对国贸学生的期许

胡教授给我们的建议及期许,便是要有个人特质的养成。有独立的人格涵养是十分重要的,不急功近利、培养团体认同更是凝聚系上向心力的重要因素。胡教授也提到国贸系自创系以来便是以团结出名,现在到了第50届依然还是维持着这优点,给予我们很大的肯定。教授也说,我们学习国际贸易,很多科目前都冠上了「国际」两字,却也让我们失去了「根在哪里」的观念。教授期许我们要认同这块土地,必须要有「国」的观念才能进而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来源:国贸跨世纪(2007)
走向国际 拥抱世界─
郭炳伸教授
郭炳伸
姓名:郭炳伸
届别:第22届
学历: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

国立政治大学财政所硕士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系毕业
经历: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财政部赋改会副研究员
国立政治大学国贸系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当理组的学生走进商学院的殿堂

老师说道:「那就是工程的脑袋,授予人文的训练」。对于近年来考入商学院的理组高中学生有大幅增加的趋势,老师说他一直在注意这个改变的影响与利弊,因此访问一开始便和我们讨论理组学生就读后的感受为何?到目前为止,老师觉得这是种很微妙的组合,因为一个富有理性逻辑思考的人,若能受到人文训练的冲击,是可以擦出美好的火花。所以,如果理组的学生能够适应商学院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着实是一种特殊可贵的人生经验。

任教可将知识的前缘往前推

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在于老师对于研究及思考的喜好;而决定回台湾任职的原因,除了家庭因素外,也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弟会更有成就感,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和学生畅所欲言。于是走向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后,老师决定回学校教书、做研究,从其所好,实践将知识的前缘往前推的理想。


学校与学习

学校所提供的只是学习的环境,学习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努力:练习思考、修正得到的资讯。在这些反复过程中,累积经验和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寻找到自己的喜好,进而寻求专精。此外,一个大学生,必须要学会逻辑思考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拥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老师提供他的学习经历:当年他上大学时,台湾正是走向开放的时期,国贸系应运而生,从事国贸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佳,怀抱着赚钱的梦想,便进了国贸系。大学时,还不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只知道随手抓书来读,看了一些书,虽然满足了对思考和自己找寻答案的热爱,却也曾发现国贸系与原本想像的不尽相同,对于未来不确定茫然不知所措,而陷入低潮。老师告诉我们,走出低潮的方法,就是自己去想想「如何克服」,通过时间、毅力、与耐力的考验,才能走出低潮的阴霾。


调皮捣蛋,老师最爱

老师说他最喜欢那些勇于挑战老师的学生们,因为「反抗」、「不接受」都表示他们「能思考」、「有自信」、「有勇气」,而这些都是非常值得鼓励的,特别是「能思考」,代表对于问题的了解更深入,观点更多样。这样的学生不会随波逐流,比较容易走出自己的路。
不论是对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老师说他的期许都一样。他曾经问在芬兰待过半年的孩子学到了些什么?他的回答是:「管理自己、处理情况、解决问题。那不只是知识,还有更多生活上的学习。」看得出老师对这番答复感到安慰,可见得他也期待我们都将能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及「自我负责」的三种特质。


走向国际,拥抱世界

当我们问起老师政大商学院或国贸系的优势在哪里时,老师反过来要我们问自己,思考看看,优势在哪里?自己要会找到自己的优点,进而发扬光大。他对国贸系的期许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要求要提升,因为一个人成功与否,智慧、个性和态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前两者很难改变,但调整自己的态度却是大有可为的。
老师告诉我们政大商学院的老师都很愿意为学生付出心力,并致力于建立世界网络关系,所谓「门当户对」,提供我们这些最优秀的商学院学生许多和国外优秀的商学院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我们应该善用这些资源,积极接触不同文化、思想的刺激,与国外接轨,迎战国际化的冲击,定会大有斩获,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来源:国贸跨世纪(2007)
传统知足-
谢淑贞教授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谢淑贞

学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经历:
台大助教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教
政大国贸系教授
政大国贸系系主任


国贸不是专长

国贸系的学生或许都有着相同的烦恼:「学的东西只广不精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谢老师建议同学们虽然每一样都要学,还是要找出自己的兴趣,挑出一个或两个主修科目当作自己的专长。至于在大学生活中该如何充实自己,老师说:「就多修课,多修重一点的课」


没有参加联谊和社团太可惜了

政大的社团不太兴盛,老师觉得非常可惜。她回忆起以前在台大的日子(台大商学系工商管理组),每个人至少都会参加一个社团,而且常常会有寝室联谊和不同系的联谊。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多参加这类的活动,在社团或联谊里能够结交不同领域的朋友,大家可以交换不同的看法,扩展视野。另外,老师就是参加了台大蓝声口琴社,才认识现在的另一半喔!所以参加联谊和社团的好处真是不胜枚举。


翘课?NEVER!

问到老师是否有翘课的经验,老师腼腆地笑了笑说道:「我是很乖的学生,是极乖的学生,是那种都坐第一排,笔记都被借去影印的学生。因为我不是很聪明的学生,所以我不会翘课」,老师也是因为大学时代就很喜欢自己的科系,也很喜欢唸书,经过全心全意地努力唸书之下,自然就当上大学的教授了。


时间管理很重要

谈到家庭与事业何者优先,老师表示这并不是优先不优先的问题,其实男女之间并没有差异,也有男生是顾家的而女生是重事业的。重点在于如何兼顾并做好这两方面的事,因此时间的规划就显得很重要了。只要预先规划好,就会发现其实事情没有很多。


孩子的教育在国外生根好吗

老师也和一般的家长一样,正在思考要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深造。她说她不喜欢没有中华文化的小孩,虽然国外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系统比较好,可是她还是希望能让孩子在这里学到中国的传统思想。


知足与感恩

当我们问及老师有没有想要改变什么,老师思考了许久后说:「我希望都不要改变」,她很感恩自己可以从一个种田人家的小孩慢慢成长、能够有机会唸这么多书、还可以拥有这么好的小孩先生。洋溢着幸福表情的老师,真的是一位知足又可爱的女性。

来源:国贸跨世纪(2007)
亦师亦友-
施文贞教授

施文真
姓名:施文真
学历:
1995-1999法学博士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994-1995法学硕士(merit)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
 1989-1993法学学士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司法组
经历: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系专任副教授 


对英语的热诚

教授对于英文的热衷,从求学阶段时即开始培养。就读于台大法律系时,能用到英文的机会非常的少,于是自己修习一些跟英文有关的国际法的课程,继续充实自己的英文能力,课馀时间也曾在美语补习班打工。这些基础对老师日后赴英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就算平时致力于教书,教授研究室中也摆满了许许多多的英文课外书籍,可见对于英文的热诚丝毫没有冷却。


面对挫折不害怕

问到挫折,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在英国求学时面对的辛苦与压力。一个人只身前往异地读书,在加上当时研究所的课程相当吃重并很难通过,这种寂寞再加上课业压力所遭遇的挫折,令教授觉得很低落。但是同学的鼓励是教授继续前进的动力,不但度过了这段低潮期,也顺利的完成学业。教授勉励我们遇到挫折是好事,可以让我们对于未来要走的路及努力的方向有了更好的认知。


教学与研究之间的抉择

博士班就读完毕后,教授便回来台湾。当时曾在研究方向和教书一职做抉择。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教职的行业,教授觉得自己喜欢跟人讲话、互动的感觉,因此才选择走上教学这条路。在东华大学研究所任教五年,并于三年前进入政大。教授说,随着时间以及学生的改变,自己也在调整心态以及教学方式;而学生的发问也提供了教授新的研究方向,因此教授很享受教学的过程。


给学生的建言及鼓励

教授提到,不管是做任何事情,自己的想法最重要。不能设限于近期的计画事项,而需将眼光放远。而平时不管是上课或是参与活动,都要养成良好的态度及习惯,因为将来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将大于专业知识的力量。但教授也因此警惕我们这并不代表现在可以将课业摆在第二顺位,毕竟有好的基础,才是成功的基石!

来源:国贸跨世纪(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