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808

杰出系友访谈

  • 陈茂雄学长
  • 利启康学长
  • 鄞昌檀学长
  • 黄文郁学长

杰出系友奖
第4届陈茂雄学长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陈茂雄
届别:第4届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系
经历:
  • 台泥关系企业:台湾士敏工程公司总经理
  • 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总经理
毕业服役后考进台泥,从物料部外购科基层办事员干起,曾担任扩建工程文书组长,企划室副主任,主任,工程公司总经理,最后于业务副总职位退休。

服务台泥近40年。个人认为在职场致胜的要件,有两个工作体验,也许可供在校同学参考:


一、语文能力的养成:

专业知识可以见习,可以速成。语文能力却不是三两天就可达成目标。语文是沟通工具。国文的重要性固不待言,外语能力更不能忽视。英文说写不必要求像外国人一样轮转,至少要能通辞达意。能精通第二外语更佳。学长初进台泥时的两任科长,一位是外文系,一位是国贸系毕业,虽没有出国留学,但英日语一把罩,在他们的鞭策下,学长下班到处补习,期能接近他们的水平,最令学长佩服的是台泥现任董事长辜成允先生,毕业美国宾大及华盛顿学院,英语流利,常随同远征国外,陪同与外国厂商或朋友交谈,甚至笑话比赛,常常当老板与老外说得口沫横飞,笑得前匍后仰的时候,学长却听不出可笑的地方,但又不得不跟着笑,更苦的是,他们久仰学长是幽默大师,也要他表现时,更令学长不知如何是好,努力把中文笑话挤成英文并以日本武士般的生硬口气表达时,不说他们笑不出来,就连学长自己都不知道那里好笑,也因为这样,学长常建议同仁努力学好英语。甚至聘请外籍人士于下班后到公司教学。目的在增进同仁的语文能力,为公司业绩及个人前途打拼。

二、敬业乐群的态度:

脚踏实地的工作,忠于职守,不推诿塞责,就是敬业。只有敬业,才能快速累积经验。才能养成专业能力。做得多,就比人家懂得多,就容易受人赏识而出人头地。俗话说没有背景,又不懂逢迎拍马,就只有靠自己努力。有同仁工作态度马虎,凡事不求甚解处理。于是同期同学升任部室经理了,他还是股长,科长。最后以科股长职位退休。差就差在敬不敬业了。
乐群的定义不用注释相信大家都了解,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喔!处事圆融,待人和气,不因事多,事烦就乱发脾气。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和气才能生财,才能得到助力。不以能力服人就不能嬴得尊敬。刚愎自用也是职场的忌讳喔!
愿与同学共勉之。
资料来源:2008国贸系优秀系友得奖人简介
 
杰出系友奖
第11届利启康学长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利启康
届别:第11届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系
经历:利富制衣厂有限公司(澳门)总经理

学长系为旅居澳门华侨,从小就受到父母热爱中华文化,而毅然参加联考,高分进入政治大学国际贸易系就读,虽华语并非流利,但经过苦学,克服万难,终于四年顺利毕业返回侨居地。自创利富制衣厂,从事小规模的经营,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主要往来香港,从香港贸易商取得小额订单,同夫人艰辛起步,刻苦经营,经过四年努力奋斗,在澳门市场已稍具规模,并拥有一座小型工厂。贸易经营以信用为基础,逐渐得到美国客户之信赖,为日后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长充分掌握机会,善用机会,从澳门起步,是因为当时澳门地区不受成衣配额限制之优势,拓展美国市场,这是很重要的机会点,使业务不断攀升成长,更利用在政大就读国贸系时所学的国际经济、贸易经营相关知识,充分灵活运用,以最直接的方式至美国接触可能的顾客,而不是用间接方式,获得商机,促使贸易经营规模日益扩大,现市场已扩及到欧洲其他各国。学长也充分利用大陆1978年改革开放之时机,至大陆虎门购买土地,设立了更具规模的成衣厂,并适时将澳门工厂的订单,转至中国大陆成衣厂及其他卫星工厂,发展至今,员工已达2000馀人,每年营业额均有大幅度成长。

学长从事国际贸易全方位服务国外客户,以优良品质、价格合理、准时交货,并以信用建立的基础,经营贸易,成果非凡,得到国外客户之青睐,可说是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同时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馈地方不馀遗力。

对同学之建言学长说:从事贸易,并非困难,基本上(1)讲求『诚信』(2)丰富的经贸知识与谈判技巧(3)语文能力与人际关系之建立(4)对公司的忠诚度(5)各国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学长于2008年5月7日到台湾,8日参加母系系友会举办的师生联欢晚会,如此表现出学长对系友会活动之支持、热爱。学长个人非常谦虚之表示,我只是小本经营的公司,而不是一个成功的经营者,但一定全力支援系友会相关的活动,为大家服务。
资料来源:2008国贸系优秀系友得奖人简介
杰出系友
第15届鄞昌檀学长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鄞昌檀
届别:第15届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系
经历:
  • 长椿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 昌椿国际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 厦门新椿食品有限公司常务董事

1975年毕业,服役二年退伍,1977年第一个工作就踏入冷冻食品产业一台立企业,该公司主要经营海产罐头及冷冻食品外销,其中冷冻食品在公司是属于开拓期尚未有外销记录,学长担任其重任,虽然在大学时就读国际贸易系,但乏国贸实务经验,就凭着年轻人的干劲与活力投入冷冻食品的外销工作,在极短时间将原无出口业绩的冷冻产品,呈现曙光找到国外的买主,由亏转盈,因而得到公司董事长的赏识与器重,以当时月4500元,不到三个月调薪到8000元,促使他更加认真打拼,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勤奋努力,业绩蒸蒸日上,一年之内月薪又调整到2万元,第二年到4万5仟元,到三年六个月为创业离职时月薪已是六万元的年轻人了,是公司内绝无仅有的一人。学长说道,回忆当时最热门行业的银行经理也只不过月薪三万元之谱。想到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想赚钱,「肯努力,即有收获」至理名言,获得了印证与体验。想着激起了他自行创业的念头,只要认真,苦干实干,勇于面对挑战,自己想当老板的企图心,的确是有成功的胜算。于是决定舍离高薪又三年六个月的台立公司。1981年就结合当时一位工作伙伴,两人便成立了一家小型公司,就是现在位于复兴南路的长桩国际企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冷冻海产食品外销,因资金有限,只须集中资源,全力开拓美国市场,稍有斩获,而增加了信心,蒐集国外市场相关资讯,加以研究分析,掌握机会,随后再拓展到加拿大、日本及欧洲各国,至今美国为该公司的主力市场。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变,1989年在中国大陆厦门转投资设冷冻蔬菜厂,开启了多元化的经营领域,如此不但增加了公司的总利润,又可分散贸易风险,至今在台湾中小企业经营冷冻海产食品中成为颇具知名的领导厂商之一。自创业至今(2008年)每年均获颁经济部外销绩优厂商奖励之列。

学长说,公司为激励员工勤奋与努力,发挥团体精神,在充分授权制度下,相互协调、合作,完成工作目标,为公司业绩打拼亦为自己前途展现实力。因此订定给予员工一年有五个月的全薪年终奖金。学长特别提到,每一位公司员工期许自己完成公司所交付的工作是基本态度,在职场上要比别人更认真,就会有较大的取胜机会。有了专业知识为基础,不断进修学习,吸收新知,并建立自己与工作夥伴良好关系或扩及上、中、下游的三合一紧密长期的夥伴关系。换言之,就是强调整合团队的概念,公司的经营成功与否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如供应商提供生产品质优良的产品,贸易商建立良好的信誉,提供合理价格,及交货准时,进口商获得品质保证及应有的利润,如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上游的工厂、中游的贸易公司及下游的进口商形成三赢局面,维持持续成长与发展。学长不仅经营事业有成,领导有方,利润分享,照顾员工有佳,且对社会,地方公益活动回馈及系友会、学生奖助学金的赞助,更是不遗馀力。

对学弟妹的建言:
学生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在学校教学设备、师资等各条件优异的环境中,专心投入,广泛学习,让自己扮演大学学生应有的角色,准备的越多,切入点的机会点越多,毕业后进入职场,发挥专业力、执行力、抗压力,化被动为主动,将公司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随时掌握市场脉动,成功是掌握在你的手中,成功永远跟你在一起。
资料来源:2008国贸系优秀系友得奖人简介
从职场到退休:在校累积的人脉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给你莫大的帮助
第11届黄文郁学长
这是一张图片
姓名:黄文郁
年次:民国32年(1943年)
届别:第6届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系
经历:
  • 中华贸易开发公司襄理
  • 台湾饲料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
  • 政大国贸系系友会秘书长
「班上同学感情好,毕业维持一年一次的聚会,当大家手边工作渐缓后频率则越来越高。」黄文郁学长时常与大学好友们从过去聊到现在,聊大学生活,聊家庭工作,也聊人生的体悟 -- 机遇与人脉很重要,而惜福尤为可贵。

初入政大,一但设立目标后便努力迈进
黄学长自认由于高中时期没有太努力读书,但因家中环境并不富裕,且身为家中唯一能够接受教育的小孩,因此考上大学便成为黄学长的首要目标。他坦言当时公私立学校的学费差距甚大,这也激励他加倍努力,最终成功考取政大。另外,也多亏北商时期的学科与当时国贸系的专业科目部份雷同,使他在课业上更能得心应手。访谈时,黄学长也提到对政大校园的第一印象就是宽广、气派,并回忆当年为了节省住宿费每天从三重辛苦通勤求学的坚持。在校期间,黄学长与当届杰出系友许忠明学长结识并成为好友,更在往后人生的几十年里变成彼此的”最佳拍档”。

步入职场,有多年好友相挺并一同共事
除校园生活外,黄学长在暑假等閒暇时间曾远赴新竹关西的罐头工厂打工,也很庆幸当时的就业环境相对良好,毕业后顺利进入关西罐头工厂负责罐头外销业务,然后考进中华贸易开发公司工作,并幸运地与许忠明学长共事。后来,许忠明学长被挖角创办现今的福懋油脂并出任总经理,同时当选台湾饲料工业同业公会的理事长。许忠明认为与黄学长共事更能安心,所以特别邀请黄学长加入台湾饲料公会,担任副总干事一职。黄学长因此追随许忠明的步伐,不仅在公会中逐步晋升,最终担任总干事,并于七十多岁时圆满退休(1982-2013)。虽其职涯发展并未如典型商管学科毕业生般进入金融业,但在自己的努力及大学时期挚友的协助下,黄学长的职涯发展顺遂,也有相当的成就。

交屋历程,虽遇到颠簸但终能否极泰来
黄学长也顺势分享了自己第一次买房的经历,并强调机运的重要性。他提到当年购买国泰建设关系企业的预售屋,却不幸遇上十信风暴导致工程停滞,无法继续兴建,不过当时已支付了一半的自备款。有幸在许学长的协助下,他得以联系专业律师处理此事。巧合的是,该律师正好负责该建案相关银行的土地借贷事宜,得以接下这个案件。经过多次讨论,确定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及工程费后续支付方案,并将款项存入指定银行账户,最终凭借建商与银行间的信讬机制,黄学长顺利完成交屋。回顾这段历程,虽然历经不少波折,但终能逢凶化吉得以圆满解决。

组织系友,投身凝聚系友会才得以发展
进入国贸系系友会的契机也同样来自许忠明学长担任理事长的邀请,黄学长更是接下秘书长工作。早期系友会运作偏向联谊性质,而现今已完成内政部法人登记。相较于现今,过往组织各届系友的难度不但更高,也同时面临会费不足的窘境。遥想当初的首要任务就是联系各届同学的连络电话与地址等基本资料,庆幸受到众多学弟妹们的热心帮助,得以让系友会逐步壮大,并使组织的架构更形健全,包括财务、活动等分工。不过即使当年系友会经费有限,活动地点也多以政大周边为主,但仍吸引数十人参与;发展至今,欣见系友会活动拓展至全台更多地区,黄学长表示也因此得以造访过往未曾到过的地方。抚今追昔,就是因为有过去系友们的耕耘才能成就现在的系友会,更成为全体国贸系友的共同归属。

感恩惜福,珍视人脉与机运以迎接挑战
满面慈祥笑容的黄学长虽然已年过古稀,却仍然保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每早关注股市、投资甚至国家大事等,与妻子及三个儿女亦相处融洽。综观黄学长的人生经历,总结了以下三大体悟:人脉、机运与惜福。黄学长认为学生时期所结交的朋友因彼此没有利害关系,总能在未来不论工作、买房、遇到困难时提供可靠的协助,即使久未见面,只要有难便会伸出援手相助。虽然人生终会遇到大大小小不顺遂的事情,但只要抱持感恩、惜福之心并珍视现在的一切,任何困境总会迎刃而解。此外,黄学长也分享了自己保持年轻的生活小撇步:良好规律的作息、生气不过夜等,并呼吁大家能够多多珍惜身旁好的朋友,不说别人坏话,时刻感念旁人好友之协助,上天自然而然会眷顾你。


这是一张图片
采访合照(113年12月14日)
由左至右:第25届白允宜,第6届黄文郁学长,第65届林子杰